“得知配型成功了,我比自己中彩票还开心!”7月6日,43岁的练振新在中国人民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一位10岁的血液病患儿。巧合的是,他成为了广东第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记者从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获悉,今年上半年广东省造血干细胞捐献量逆势增长,今年以来已有84位志愿者实现捐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例,增长26%。疫情之下,爱心不减。手机号12年不换,为等一个电话练振新是云浮市一家银行的安保人员,多年来坚持参加无偿献血,已累计献血40余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他在广州献血时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练振新说,自己手机号12年没变,就是为了在有捐献救人的机会时,工作人员能及时联系到他。广东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吴伟达为捐献者颁发荣誉证书“接到配型成功通知后,我就向公司请假来做身体检查,公司很支持我,给我安排好了一切。家里人也同意我这个举动,毕竟是救一个人嘛。”练振新笑着说。6月29日,练振新从云浮来到广州,在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合格后,7月1日入住中国人民医院血液科进行捐献前准备及动员剂动员。7月6日上午,在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的采集后,练振新顺利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多毫升富含造血干细胞的血液当天即快医院,移植入患儿体内,点亮患儿生命的希望。中国人民医院血液科李勇华介绍,作为中华骨髓库首批非亲缘造血干细胞医院,该院已累计完成近名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在广东,同一天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有何兴智、许锟鹏,他们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2位血液病患儿。红十字会呼唤志愿捐献者“回家”广东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吴伟达介绍,截至目前,广东省累计报名入库志愿捐献者数据达11万人份,累计捐献总数例,捐献总数及库容使用率均居全国第一。“我省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在全国率先突破例,归功于广东人的大爱奉献。从第例到例,广东只用了7个月。这不仅是一个个数字,更是一条条重拾希望的生命。”吴伟达说。为加强对爱心捐献人士、困难家庭的关爱,年广东省红十字会联合广东省陈绍常慈善基金会设立造血干细胞捐献人道关怀项目资金,用于广东省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关怀慰问、困难救助以及科普宣传等。广东省红十字会呼吁,已登记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志愿者,如果联系方式发生变化,请及时拨打中华骨髓库广东省管理中心-,进行个人信息修改,以便配型成功后能及时取得联系。造血干细胞捐献热点问答问: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什么?答: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五,每年新增病例4万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是青少年和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白血病、重症地中海贫血等疾病的有效手段。要成功的进行移植,关键在于捐献者和患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必须相合,HLA配型相合的几率在同胞兄弟姐妹间是1/4。非血缘关系HLA配型相合率为千分之一或以上,在较为罕见的HLA型别中,相合的几率只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独生子女现状使得患者获得同胞兄弟姐妹造血干细胞的几率很低,只能依靠社会上的捐献者为他们提供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建立中国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才能给患者重生的希望。而且加入的志愿捐献者数量越多,患者找到相合配型捐献者的几率就越高,“生机”也就越大。问:怎样捐献造血干细胞?答: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不是“抽骨髓”,而是采用肌肉注射动员剂的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过程如同采集成分血一样简单、安全。不会损害捐献者健康,但却能挽救生命。问:怎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答: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的公民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联系(电话-),填写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并采集约8毫升血样,即可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志愿捐献者的血样经HLA分型检测,相关信息会被录入到中华骨髓库数据库中,等待患者检索配型。当患者检索到与某一位志愿捐献者配型相合时,便可以做捐献准备了。朱晓枫裴炀耿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fuzx.com/yfsly/13509.html |